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
Das Leben der Anderen
<<翻譯:The Lives of Others(竊聽風暴?)>>
人是不是很容易就陷入別人的情緒中呢?
電影裡的主角Gerd Wiesler藉由監聽而進入了作家Georg Dreyman的生活
知道了這個人生活的細節
他的愛情 他的憤怒 他的一切
進而感受到自己人生的缺陷
而不自拔的幫助起Georg Dreyman
最後賠上了自己的前程
我不禁問,Gerd Wiesler在那樣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選擇,選擇站在遠方觀看?選擇控制住自己的感覺,像從前一般冷血的對待觀察對象?
我同樣也想知道的是,有人在這樣的情況下,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意念,不受觀察對象的影響嗎?
Gerd Wiesler和我,似乎都無法辦到
我是一個太容易被感動的人
一部電影,一段旋律,一本書,一張圖片,甚至是地鐵裡乘客一個簡單的小動作
都可能感動我,讓我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掉眼淚
今天如果我身處Gerd Wiesler的環境
或許我第一天就會被打敗,走下樓去敲打Georg Dreyman的門,把一切都全盤托出
不,更或許我會在更早些時候,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,就被我嚴格的監聽老師在名字旁邊畫一個X,從此在收發郵件部門渡過一生
我常常想身處在那個年代,動盪的年代,激情的年代
但其實我知道自己不夠堅強,不夠有勇氣
隨時會像Christa-Maria Sieland那樣背叛自己所愛的人,於是自責的傷害自己
我還是乖乖活在這個安逸的年代
看著過往的紀錄去體會生命的美麗吧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親愛的女兒:
回覆刪除您遺傳了父母的個性,太感性.軟弱,心性太溫和
很高興您能夠以欣賞生命的美麗過日子,代表您的
心智慢慢成熟.